题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B.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C.固态NaCl不导电,熔融的 Na Cl可以导电-|||-D.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题目解答
答案
C. 固态NaCl不导电,熔融的 Na Cl可以导电
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核心在于理解两者的定义:
- 电解质:在熔融态或水溶液中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 非电解质:在熔融态和水溶液中均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关键点:
- 溶解性≠电解质判断标准: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关键看溶解部分是否自身电离;
- 溶液导电≠溶质是电解质:溶液导电可能由溶质电离或外部杂质引起;
- 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混合物(如氨水)不能作为电解质。
选项A
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
错误原因:将溶解性与电解质性质直接关联,混淆概念。
选项B
氨气溶于水生成NH₃·H₂O(一水合氨),NH₃·H₂O部分电离导电,但氨水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错误原因:将溶液的导电性等同于溶质的电解质属性。
选项C
固态NaCl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熔融时离解成自由离子,符合电解质定义。
正确原因:明确熔融态与固态的导电差异,体现电解质本质。
选项D
电解质溶液可能不导电(如BaSO₄溶液),非电解质溶液可能导电(如SO₃溶液)。
错误原因:绝对化表述违背实际情况,未考虑极端或特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