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v-|||-P b-|||-R R0-|||-R-|||-E s某实验小组测量绕制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率ρ,实验器材:电源E(3V,内阻很小)、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很大)、待测滑动变阻器Rr(最大阻值几十欧姆)、电阻箱R0(最大阻值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内阻值50Ω)、毫米刻度尺、开关S以及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第一步:按图连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1和Rr的滑片均置于最左端,电阻箱R0阻值调为零。闭合开关S,调整R1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第二步:断开开关S,保持R1滑片的位置不动,将R0的阻值调为5Ω。第三步:闭合开关S,向右移动Rr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00V,记录R0的阻值R以及Rr的滑片P到左端点a之间的距离l。第四步:断开开关S,保持R1滑片的位置不动,调节R0的阻值分别为10Ω、15Ω…,重复第三步。第五步:实验结束,整理仪器。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 组次 1 2 3 4 5 R/Ω 0 5 10 15 20 l/mm 0 20.3 36.8 60.5 81.1 (1)上表中不合理的一组数据为 ____ (填组次序号)。(2)当l为80.0mm时,Rr的滑片P到a之间电阻丝的匝数为133,电阻丝的半径r= ____ mm(保留2位有效数字)。(3)用l=kR拟合上表数据,得k近似为4.0×10-3m/Ω则得单匝电阻丝周长为90.0mm,则电阻丝的电阻率ρ= ____ 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4)若电阻率p的测量值与参考值相比偏大,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 。A.未考虑电压表内阻B.未考虑电阻丝绝缘层厚度C.未考虑电源内阻

第一步:按图连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1和Rr的滑片均置于最左端,电阻箱R0阻值调为零。闭合开关S,调整R1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
第二步:断开开关S,保持R1滑片的位置不动,将R0的阻值调为5Ω。
第三步:闭合开关S,向右移动Rr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00V,记录R0的阻值R以及Rr的滑片P到左端点a之间的距离l。
第四步:断开开关S,保持R1滑片的位置不动,调节R0的阻值分别为10Ω、15Ω…,重复第三步。
第五步:实验结束,整理仪器。
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
组次 | 1 | 2 | 3 | 4 | 5 |
R/Ω | 0 | 5 | 10 | 15 | 20 |
l/mm | 0 | 20.3 | 36.8 | 60.5 | 81.1 |
(2)当l为80.0mm时,Rr的滑片P到a之间电阻丝的匝数为133,电阻丝的半径r= ____ mm(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用l=kR拟合上表数据,得k近似为4.0×10-3m/Ω则得单匝电阻丝周长为90.0mm,则电阻丝的电阻率ρ= ____ 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4)若电阻率p的测量值与参考值相比偏大,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 。
A.未考虑电压表内阻
B.未考虑电阻丝绝缘层厚度
C.未考虑电源内阻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上表中不合理的一组数据为第3组,R与l成正比关系,第3组数据不符合此关系;
(2)当l=80mm时,Rr的滑片P到a之间电阻丝的匝数为133,电阻丝的半径r可以通过公式r=$\frac{l}{2n}$计算,其中n为匝数,π约为3.14,代入数据得:r=$\frac{80.0}{2×133}$mm=0.30mm;
(3)单匝电阻丝的周长为C=90.0mm=90.0×10-3m,滑片P到左端点a之间的匝数为:n=$\frac{l}{2r}$
根据电阻定律得:R=ρ$\frac{nC}{π{r}^{2}}$=$\frac{ρCl}{2π{r}^{3}}$
用l=kR拟合上表数据,得k近似为4.0×10-3m/Ω,可得:k=$\frac{2π{r}^{3}}{ρC}$
ρ=$\frac{2π{r}^{3}}{kC}$=$\frac{2×3.14×(0.30×1{0}^{-3})^{3}}{4.0×1{0}^{-3}×90.0×1{0}^{-3}}$Ω•m=4.7×10-7Ω•m;
(4)若电阻率的测量值与参考值相比偏大,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未考虑电阻丝的绝缘层的厚度,因为绝缘层会影响电阻丝的有效长度,从而影响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因此,AC错误,B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3;(2)0.30;(3)4.7×10-7;(4)B。
(2)当l=80mm时,Rr的滑片P到a之间电阻丝的匝数为133,电阻丝的半径r可以通过公式r=$\frac{l}{2n}$计算,其中n为匝数,π约为3.14,代入数据得:r=$\frac{80.0}{2×133}$mm=0.30mm;
(3)单匝电阻丝的周长为C=90.0mm=90.0×10-3m,滑片P到左端点a之间的匝数为:n=$\frac{l}{2r}$
根据电阻定律得:R=ρ$\frac{nC}{π{r}^{2}}$=$\frac{ρCl}{2π{r}^{3}}$
用l=kR拟合上表数据,得k近似为4.0×10-3m/Ω,可得:k=$\frac{2π{r}^{3}}{ρC}$
ρ=$\frac{2π{r}^{3}}{kC}$=$\frac{2×3.14×(0.30×1{0}^{-3})^{3}}{4.0×1{0}^{-3}×90.0×1{0}^{-3}}$Ω•m=4.7×10-7Ω•m;
(4)若电阻率的测量值与参考值相比偏大,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未考虑电阻丝的绝缘层的厚度,因为绝缘层会影响电阻丝的有效长度,从而影响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因此,AC错误,B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3;(2)0.30;(3)4.7×10-7;(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