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热处理包括______和______两过程,和钢的热处理最大区别是________1、 钢的合金化基本原则是______。在钢中细化晶粒作用较大的合金元素有______等,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作用是______。2、 在钢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______(按强弱顺序排列,列举5个以上)。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两类:rc/rm0.59为 复杂点阵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M3C型。3、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 和经济性要求等。汽车变速箱齿轮常用______钢制造,经______和______热处理。4、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产生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溶强化、细化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途径有:1)细化奥氏体晶粒。如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Nb、V、WMo等。2)提高钢的回火[1]稳定性。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能提高塑性和韧度。3)改善基体的韧度。如加Ni。4)细化碳化物。碳化物细小、园整、分布均匀和适量对韧度有利。5) 降低或消除回火脆性。如加入WMq6)保证强度时,降低才C%.4、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分析壁厚铸件可得到石墨组织,而在壁薄时却得到白口组织?从热力学而言,高温铁水冷却时对石墨的形成是有利的。而从动力学条件看,形成石墨需要高的C浓度起伏和Fe、C长距离的扩散,而FesC的形成只需要C浓度起伏和Fe、C短距离的扩散,因此不利于石墨的形成但有利于FesC的形成。铸件在壁厚时,由于冷速慢,C原子可充分扩散,石墨形成的动力学条件较好,有利于石墨形成。壁薄时,由于铁水冷却快,C原子不能充分扩散,所以易得到FesC白口组织。1、 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多元适量,复合加入。试举例说明Mn-V和Si-Mn的复合作用。(10分)Mn-V复合:Mn有过热[2]倾向,而V是减弱了Mn的作用;Mn能降低碳活度,使稳定性很好的VC溶点降低,从而在淬火温度下VC也能溶解许多,使钢获得较好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Si-Mn复合:Si、Mn都是强化铁素体有效的元素,能提高钢的弹性极限,但Si有脱C倾向、Mn有过热倾向,而Si-Mn复合可使钢的脱C、过热倾向降低,这样的合金复合在弹簧钢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说明高速钢的铸态组织特征(3分)。有一批高速钢钻头[3],淬火后硬度比正常的偏低,估计是淬火加热有问题。淬 火加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3分) 怎样从金相组织上来进行判断?(6分)高速钢的铸态组织为:黑色组织(混合型)+白亮组织(M和Ar)+莱氏体。淬火后硬度比正常的偏低可能是欠热、过热或过烧等原因。欠热:晶粒很细小,K很多;过热:晶粒较大,K较少;过烧:晶界有熔化组织,即鱼骨状或黑色组织。4、试从合金化原理角度分析9SiCr钢的主要特点。 (10分)Si、Crf淬透性,D油<40mm;Si、Crf回稳性,〜250°C回火,>60HRCSi、Cr使碳化物细小、分布均匀-不容易崩刃;分级或等温处理,变形较小;Si使脱碳[4]倾向较大,切削加工性相对也差些。适于制作形状较复杂、变形要求小工件,特别是薄刃工具,如丝锥、扳牙、铰刀等。1、试总结Ni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原因。 (10分) 答案要点:1)匸基体韧度 -NiJ位错运动阻力,使应力松弛;2) 稳定A,-NiJA,扩大y区,量大时,室温为A组织;3)T淬透性-JAG使“C”线右移,Cr-Ni复合效果更好;4)匸回火脆性-Ni促进有害元素偏聚;5)JMsAr-J马氏体相变驱动力。2、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比较复杂,试回答下列问题:(12分,每小题3分)1)淬火加热时,为什么要预热?2)高速钢W6Mo5Cr4V2勺化!在800C左右,但淬火加热温度在1200〜1240C,淬火加热温度为什么这样高?3)高速钢回火工艺一般为560C左右,并且进行三次,为什么?4)淬火冷却时常用分级淬火,分级淬火目的是什么?1)高速钢合金量高,特别是W钢导热性很差。预热可减少工件加热过程中的变形开裂倾向;缩短高温保温时间,减少氧化脱碳;可准确地控制炉温稳定性。2)因为高速钢中碳化物比较稳定,必须在高温下才能溶解。而高速钢淬火目的是获得高合金度的马氏体,在 回火时才能产生有效的二次硬化效果。3) 由于高速钢中高合金度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非常好,在560C左右回火,才能弥散析出特殊碳化物,产生硬化。同时在560C左右回火,使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一次回火使大部分的残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二次回火使第一次回火时产生的淬火马氏体回火,并且使残留奥氏体更多地转变为马氏体,三次回火可 将残留奥氏体控制在合适的量,并且使内应力消除得更彻底。4)分级淬火目的:降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尽可能地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4、试从合金化原理角度分析9Mn2V钢的主要特点。(10分)1)Mnf淬透性,D油=〜30mm;2)MnJJMs,淬火后Ar较多,约20〜22%使工件变形较小;3)V能克服Mn的缺点,!过热敏感性,且能细化晶粒;4)含0.9%C左右,K细小均匀,但钢的硬度稍低,回火稳定性较差,宜在200C以下回火;5)钢中的VC使钢的磨削性能变差。9Mn2V广泛用于各类轻载、中小型冷作模具。Cr_,为防止或减轻晶界腐蚀,在合金化方面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币以计 乃 在玄 处于和5、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球墨铸铁在浇注时6、铁基固溶体的形成有一定规律,______、________7、对耐热钢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Cr、Al、Si。1、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二类:rc/ rM
铝合金热处理包括______和______两过程,和钢的热处理最大区别是________
1、 钢的合金化基本原则是______。在钢中细化晶粒作用较大的合金元素有______等,
细化晶粒对钢性能的作用是______。
2、 在钢中,常见碳化物形成元素有______(按强弱顺序排列,列举5个以上)。钢中二元碳化
物分为两类:rc/rm0.59为 复杂点阵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M3C型。
3、选择零件材料的一般原则是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要求 和经济性要求等。
汽车变速箱齿轮常用______钢制造,经______和______热处理。
4、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产生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溶强化、细化强化、位错强化、第二相强化。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途径有:
1)细化奥氏体晶粒。如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Nb、V、WMo等。
2)提高钢的回火[1]稳定性。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能提高塑性和韧度。
3)改善基体的韧度。如加Ni。
4)细化碳化物。碳化物细小、园整、分布均匀和适量对韧度有利。
5) 降低或消除回火脆性。如加入WMq
6)保证强度时,降低才C%.
4、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分析壁厚铸件可得到石墨组织,而在壁薄时却得到白口组织?
从热力学而言,高温铁水冷却时对石墨的形成是有利的。而从动力学条件看,形成石墨需要高的C浓度起伏和Fe、C
长距离的扩散,而FesC的形成只需要C浓度起伏和Fe、C短距离的扩散,因此不利于石墨的形成但有利于FesC的形
成。铸件在壁厚时,由于冷速慢,C原子可充分扩散,石墨形成的动力学条件较好,有利于石墨形成。壁薄时,由于
铁水冷却快,C原子不能充分扩散,所以易得到FesC白口组织。
1、 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多元适量,复合加入。试举例说明Mn-V和Si-Mn的复合作用。(10分)
Mn-V复合:Mn有过热[2]倾向,而V是减弱了Mn的作用;Mn能降低碳活度,使稳定性很好的VC溶点降低,从而在淬火
温度下VC也能溶解许多,使钢获得较好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
Si-Mn复合:Si、Mn都是强化铁素体有效的元素,能提高钢的弹性极限,但Si有脱C倾向、Mn有过热倾向,而Si-Mn
复合可使钢的脱C、过热倾向降低,这样的合金复合在弹簧钢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2、说明高速钢的铸态组织特征(3分)。有一批高速钢钻头[3],淬火后硬度比正常的偏低,估计是淬火加热有问题。淬 火加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3分) 怎样从金相组织上来进行判断?(6分)
高速钢的铸态组织为:黑色组织(混合型)+白亮组织(M和Ar)+莱氏体。
淬火后硬度比正常的偏低可能是欠热、过热或过烧等原因。
欠热:晶粒很细小,K很多;过热:晶粒较大,K较少;过烧:晶界有熔化组织,即鱼骨状或黑色组织。
4、试从合金化原理角度分析9SiCr钢的主要特点。 (10分)
Si、Crf淬透性,D油<40mm;Si、Crf回稳性,〜250°C回火,>60HRC
Si、Cr使碳化物细小、分布均匀-不容易崩刃;分级或等温处理,变形较小;Si使脱碳[4]倾向较大,切削加工性相对也
差些。
适于制作形状较复杂、变形要求小工件,特别是薄刃工具,如丝锥、扳牙、铰刀等。
1、试总结Ni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原因。 (10分) 答案要点:
1)匸基体韧度 -NiJ位错运动阻力,使应力松弛;
2) 稳定A,-NiJA,扩大y区,量大时,室温为A组织;
3)T淬透性-JAG使“C”线右移,Cr-Ni复合效果更好;
4)匸回火脆性-Ni促进有害元素偏聚;
5)JMsAr-J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2、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比较复杂,试回答下列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1)淬火加热时,为什么要预热?
2)高速钢W6Mo5Cr4V2勺化!在800C左右,但淬火加热温度在1200〜1240C,淬火加热温度为什么这样高?
3)高速钢回火工艺一般为560C左右,并且进行三次,为什么?
4)淬火冷却时常用分级淬火,分级淬火目的是什么?
1)高速钢合金量高,特别是W钢导热性很差。预热可减少工件加热过
程中的变形开裂倾向;缩短高温保温时间,减少氧化脱碳;可准确地控制炉温稳定性。
2)因为高速钢中碳化物比较稳定,必须在高温下才能溶解。而高速钢淬火目的是获得高合金度的马氏体,在 回火时才能产生有效的二次硬化效果。
3) 由于高速钢中高合金度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非常好,在560C左右回火,才能弥散析出特殊碳化物,产生
硬化。同时在560C左右回火,使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一次回火使大部分的残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
体转变,二次回火使第一次回火时产生的淬火马氏体回火,并且使残留奥氏体更多地转变为马氏体,三次回火可 将残留奥氏体控制在合适的量,并且使内应力消除得更彻底。
4)分级淬火目的:降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尽可能地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
4、试从合金化原理角度分析9Mn2V钢的主要特点。(10分)
1)Mnf淬透性,D油=〜30mm;
2)MnJJMs,淬火后Ar较多,约20〜22%使工件变形较小;
3)V能克服Mn的缺点,!过热敏感性,且能细化晶粒;
4)含0.9%C左右,K细小均匀,但钢的硬度稍低,回火稳定性较差,宜
在200C以下回火;
5)钢中的VC使钢的磨削性能变差。
9Mn2V广泛用于各类轻载、中小型冷作模具。
Cr_,为防止或减轻晶界腐蚀,在合金化方面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
5、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球墨铸铁在浇注时
6、铁基固溶体的形成有一定规律,
______、________
7、对耐热钢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
Cr、Al、Si。
1、钢中二元碳化物分为二类:rc/ rM
题目解答
答案
固溶处理 时效硬化 铝合金没有同素异构相 多元适量、复合加入 Ti、VNb 既强化又韧化Ti、Nb、VMo W Cr、简单 M2C M23G M?G 20CrMnTi 渗碳 淬回火 晶界析出CsG,导致晶界区贫 降低碳量 加入Ti、VNb强碳化物元素 碳当量 冷却速度 原子尺寸因素 电子结构 简单 左下 Mn Ni 左上 Cr、Mo W 获得均匀的组织,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奥氏体 高热强性 良好的热疲劳[5]抗力 良好的 冲击韧性 5CrNiMo 延伸率》3% 黄铜 硬铝 锡青铜 Ti、V 细化晶粒组织 弥散沉淀强化 时效硬化 加热过程中没有同素异构转变 固溶强化 位错强化 细晶强化 沉淀强化 细晶强化 获得均匀的组织,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1.5%左右 碳化物液析 满足力学性能要求 良好的工艺性能 经济性 左下 Mn、Ni 左上 Cr、Mo 共析碳含量降低 抗拉强度不小于 600MPa 延伸率不小于 黄铜 硬铝 锡青铜 Ti、V 细晶强化 淀强化 时效硬化 没有同素异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