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1个完整的三羧酸循环中生成的NADH+H + ,在进入氧化磷酸化后可以产生多少ATPA. 8 B. 9 C. 7.5 D. 6 E. 5
【单选题】1个完整的三羧酸循环中生成的NADH+H + ,在进入氧化磷酸化后可以产生多少ATP
A. 8
B. 9
C.
7.5
D. 6
E. 5
A. 8
B. 9
C.
7.5
D. 6
E. 5
题目解答
答案
7.5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之间的联系,特别是NADH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生成ATP的数量计算。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三羧酸循环中NADH的生成数量:每个循环产生3个NADH。
- 掌握NADH转化为ATP的效率:线粒体内产生的每个NADH通过氧化磷酸化可生成2.5个ATP。
- 综合计算:将NADH数量与转化效率相乘,得到总ATP数。
关键点:
- 三羧酸循环中NADH的生成步骤(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
- NADH与ATP的转换系数(2.5)是标准计算依据。
步骤1:确定三羧酸循环中NADH的生成数量
1个完整的三羧酸循环中,通过以下三个关键步骤生成3个NADH:
- 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转化为α-酮戊二酸,生成1个NADH。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α-酮戊二酸转化为琥珀酰辅酶A,生成1个NADH。
- 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转化为草酰乙酸,生成1个NADH。
步骤2:计算NADH转化为ATP的总量
每个NADH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2.5个ATP(线粒体内NADH的P/O比值为2.5)。因此:
$3 \, \text{NADH} \times 2.5 \, \text{ATP/NADH} = 7.5 \, \text{ATP}$
易错点提示
- 避免混淆NADH与FADH2: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生成的是FADH2,其对应ATP产量为1.5,但本题不涉及此部分。
- 注意单位循环的限定:题目明确要求“1个完整循环”,需排除其他代谢步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