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性质。4.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5.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6.灭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8.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______、______、______。9.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三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11.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______.12.安全色中红色表示______;黄色表示______;蓝色表示______;绿色表示______。13.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______区域时表示可以正常使用。14.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该往______风向转移。1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______,方可上岗。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性质。4.危险化学品按危险性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5.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6.灭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8.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______、______、______。9.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三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11.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______.12.安全色中红色表示______;黄色表示______;蓝色表示______;绿色表示______。13.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______区域时表示可以正常使用。14.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该往______风向转移。1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______,方可上岗。
题目解答
答案
隔离法 窒息法 冷却法 抑制法 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 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使用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 违反劳动纪律 劳动防护用品 禁止 警告 指令 提示 绿色 上 特种作业资格证
解析
步骤 1:灭火的方法
灭火的方法包括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抑制法。这些方法分别通过移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化学抑制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步骤 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这些途径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通道。
步骤 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要求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这是确保项目安全的重要措施。
步骤 4: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包括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这些原则确保了事故调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步骤 5:化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要求
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这是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步骤 6:安全色的含义
安全色中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令,绿色表示提示。这些颜色在安全标识中具有明确的含义。
步骤 7:灭火器压力表的使用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可以正常使用。这是判断灭火器是否可以使用的重要依据。
步骤 8: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的转移方向
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该往上风向转移。这是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
步骤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这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操作的重要措施。
灭火的方法包括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和抑制法。这些方法分别通过移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和化学抑制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步骤 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这些途径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通道。
步骤 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要求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这是确保项目安全的重要措施。
步骤 4: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包括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这些原则确保了事故调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步骤 5:化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要求
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这是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步骤 6:安全色的含义
安全色中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令,绿色表示提示。这些颜色在安全标识中具有明确的含义。
步骤 7:灭火器压力表的使用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处于绿色区域时表示可以正常使用。这是判断灭火器是否可以使用的重要依据。
步骤 8: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的转移方向
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该往上风向转移。这是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
步骤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方可上岗。这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操作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