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6年10月,吉利收购锰铜公司,以23%的股比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开创中国企业控股外国汽车企业先河。 A. 正确B. 错误
(多选题) 经济发展涉及( )。(本题1.5分) A、 一国生产中投入产出的构成与分布、技术进步、组织管理等 B、 经济与政治体制分配制度分配状况的改善等 C、 公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基本生产需要满足程度 D、 生产性就业的普及 E、 贫困的消除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0元下降到90元,需求量从90增加到95,需求为() A. 不能确定B. 单位弹性C. 缺乏弹性D. 富有弹性
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正常贷款业务。 A. 正确B. 错误
(多选题) 政府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包括( )。(本题1.5分) A、 基本原则是通过产业结构管制和调整,促进竞争,鼓励产业发展 B、 反垄断 C、 限制资本市场 D、 进行企业改组 E、 实行私有化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移民红利”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都更加重视移民人才,改革移民制度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方式。就中国移民情况来看,中国国际移民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发达国家、日本成为近年来我国海外移民集中的重要目的地。(一)全球移民总体特点 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而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该数据分别是1.55亿、1.78亿、2.14亿。在2.32亿移民人口中,74%为20岁至64岁工作年龄段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总数为1.36亿,占总数的58.6%。 在遭受经济重创的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移民迁出,2010--2012年移民迁出量分别为60372人、94586人、222928人。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则吸引了更多的外来移民,移民迁入数量分别为744150人、643808人。 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C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在美国,移民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二)中国国际移民现状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总数约为6000万人,中国国际移民群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主要目的地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2013年,获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的中国人分别为71798人、34000人、27334人。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首选的移民目的国。2000---2013年,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中国大陆人口约为90.3万人。中国是加拿大永久居民最大来源国之一。2001年到2011年间,在加拿大,出生于中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 63.9%,由2001年的332825人增长至545535人。中国是澳大利亚除技术移民外其他各移民类别的最大来源国。过去10多年,中国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上升。2013---2014年,澳大利亚共颁发了19万个永久居留签证,其中14.4%为中国人所持有。 近两年中国大陆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也发生了变化,2011年取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 87016人,2012年减少为81784人,2013年比2012年减少9986人,降幅为12.2%.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通过职业技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数为20245人,占年度永久居留权总数的28.2%,比上一年度增加2041人,比重提高了4.9%。 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为3. 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 2014》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是中国成为移民目的国的重要加分项。在一项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上排名第一;在对当地经济满意度的调查中,中国名列前五。调查发现,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居住于此的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外籍人士比例接近欧洲的三倍。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昧的国家,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概率是全球平均值的四倍多。--节选自《2015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材料(二) 中国新闻门户网站新浪近来整理了中国移民的数据,结果显示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正成为移民的主力军,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另外,移民的富人不是只集中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如重庆、大连出境定居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和中国以前出现过的两次移民热相比,如今的主要特点是精英的外流,并且以流向美国等的发达国家为主。 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不难找出在移民背后推波助澜的因素。很多中国人背井离乡,是因为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担忧,再加上对生活质量、教育水平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满。有时候连外国护照便利的免签政策都能列入考虑中。 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曾说:“移民的原因有许多种,但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生命的安全,财产的安全,食品的安全,空气的安全,教育的安全,权利的安全等等,没有安全感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解决了公民安全感的问题才能建立稳定的社会。”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称有必要增加富人出国的门槛,它提议对富人离开中国加入别国国籍的行为增设“退出税”。对此,很多网民举双手赞成,因为限制资本外流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项利民之举。某网发觉得移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移民群也可以为中国带来利益。从某些方面来说,华侨华裔的投资对中国的崛起功不可没。而且海外华裔是中国软实力行为体的代表,相比之下,美国虽然软实力较强,却没有这个独特的因素。--中国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材料(三) 一出国就爱国。留学生们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就会体会到,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并不是像出国前人们所说的那么好。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方方面面并不比西方国家差,自有其西方国家无法超越的长处。 在国家治理能力上,体制不同效果也不同,没有绝对只有相对,适合的就是好的。中国最可喜的是,与时俱进、见好就学。在骂声中前行,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中国的道路必定越走越宽广。 中国人无论什么原因来到海外,都往往会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如此相连如此密切,自己在侨居国的地位、尊严和自己祖国息息相关。留学生们出过国以后,可以更加客观、冷静的评价国内的一些现象,原来其实我们没有那么差,当然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对中国体制越发自信”。--环球网特约评论员王德华材料(四) 据《南方都市报》20日报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C)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称,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来华追逐“中国梦”已成为国际移民潮的新趋势,建议中国成立专门的移民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国际化,绝大部分跨国公司和走向海外的中国国企都有使用外籍员工的机会,而且蓬勃发展的中国,各行各业也都给外籍人士提供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中国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来中国淘金。老外或来中国工作,或来中国旅游,或来中国安家落户,似乎已成为很多国家青年精英的无上选择之一。移民中国,也成为一种正在兴起的时尚,这从新闻中很多国家学习中文的人数和来华留学的人数呈几何级数的增加也可见一斑。 据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显示,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较低的生活成本,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从薪酬收入来看,亚洲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而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受外籍人士青睐的国家。中国的外籍人士年薪超过25万美元的几率为29%,是全球平均值7%的4倍多。 同时,在对外籍人士的调查中,中国在经济状况指标包括收入、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等,排名第一,种种便利使得近年来中国的移民的人数所增加。来华的外国人有两个部分的来源,一个国家外国专家局管理的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最新的数据是61万人,还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在华就业的外国人,登记在册的总数24.4万,但基本不包括在中国南方如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地的大量“黑户籍”人士,特别是那些常年留居中国的非洲籍人士。因此,实际上综合加在一起,目前在华居留的外国人大概有100万左右。 当然,这是因为中国还未放开移民限制,如果真的像国外那样彻底放开,估计这个数字不知要翻多少倍呢!--中华网2015.03.20(1)根据材料(一)分条概括全球移民总体特点及中国国际移民现状。(2)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内容方面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中国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结合上面四则材料,就中国人“该不该移民”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企业兼并的原因有()。A. 为了增长B. 为了规模经济C. 为了垄断权力D. 为了市场价值E. 为了减少不确定性
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的办法有( )。A. 增税 B.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 增加政府支出 D. 提高利率 E. 提高汇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中比重迅速上升的产业是()。 A. 第二产业B. 第一产业C. 第四产业D. 第三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明确了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总体要求,包括()。A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B 坚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C 坚持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更好结合D 坚持激活出口和加大进口更好结合
热门问题
()意味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A. 盘活存量B. 扩大产量C. 提升质量D. 做优增量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囚徒困境博弈B. 德州扑克游戏C. 围棋游戏D. 其他选项都不对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 ( )。 A.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 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C. 处理好中国和外国的关系D.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8.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涉及房地产内容方面,会议不仅重申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的“稳住楼市股市”提法,还指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列举措中属于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是()。 A.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B.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C.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D. 强化金融领域法治建设,聚焦金融领域的难点问题加快推进金融立法进程
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扎实推进。 A. 集约式发展B. 粗放式发展C. 高质量发展D. 渐进式发展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持续提升传统消费B. 积极发展服务消费C. 抑制新型消费D.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A. 科技创新B. 绿色环保C. 人才强国D. 美丽中国
2025年宏观政策的显著变化不仅在力度上,也在方向上。过去很多年,我们提到宏观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振投资、如何服务供给、如何建设项目,但2025年宏观政策着力点更侧重于民生、消费和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A 对B 错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 稳中求进B. 进中求稳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为主攻方向。 A. 先进重工业B. 先进轻工业C. 高度自动化农业D. 先进制造业
()和()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宏观调控不同B. 资源配置不同C. 所有制基础不同D. 市场机制不同
36. (2.0分)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忽视或淘汰传统产业。( )A 对B 错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围棋游戏B. 其他选项都不对C. 囚徒困境博弈D. 德州扑克游戏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 A. 我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B. 我国经济发展一帆风顺、形势大好;C. 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D. 我国经济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脱 困乏术。
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 A. 17B. 18C. 20D. 16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哪些表现让我们拥有发展的信心?() A. 经济发展势头足;B. 经济发展亮点多;C. 经济发展贡献大;D. 高质量发展一帆风顺。
16.2024年以来,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特别是“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 A.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B. 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发展C.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欧盟想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在国际决策当中增加自身的独立性,这个关系的变动,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正面作用。 A. ,对B. ,错
()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A.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B. 为各类经济主体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法规;C.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D.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