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广西集中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数为80个,总投资额1000亿元。()对错
15.202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1]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2]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A. 1.3万亿B. 1.5万亿C. 1.4万亿D. 1.6万亿
5.202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1]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2]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A. 1.5万亿B. 1.6万亿C. 1.3万亿D. 1.4万亿
近代上海不光是中国特大城市,还是外国人居住比例最高的城市。人口规模越大,人们互动、交流机会便越多。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这必然导致分工细密、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创造与创新的增长速率通常高于人口增长速率。城市人口异质程度越高,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相互取长补短的概率越高,创新速率越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A. 近代上海已是中国的特大城市B. 创造、创新速率高与人口增长速率高有关C. 人口异质程度高的城市创新速率也高D. 近代上海创新能力强与人口规模大、人口异质程度高有关
安全边际率与保本点作业率[1]之和等于1A. 正确B. 错误
为了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有 A.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B.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 实施物价补贴D. 调整再贴现率
广西在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场景政策中,计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对错
“高精尖”产业是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对经济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不仅能实现中心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联动转型。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对接协作是区域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升级是三地的共同任务,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过程中,天津和河北是北京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然而,两地仅简单承接北京转移的一般产业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发展“高精尖”产业,带动区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形成经济协同发展的格局。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高精尖”产业承担着高水平创新的重大使命B. 形成“高精尖”产业是城市群建设的长远目标C.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精尖”产业为依托D. “高精尖”产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表示的是( )A. 单位弹性B. 缺乏弹性C. 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D. 需求有无限弹性
普惠金融是体制内的、正规的金融体系,服务于所有自然人和法人。()A 对B 错
热门问题
()意味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A. 盘活存量B. 扩大产量C. 提升质量D. 做优增量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围棋游戏B. 其他选项都不对C. 囚徒困境博弈D. 德州扑克游戏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囚徒困境博弈B. 德州扑克游戏C. 围棋游戏D. 其他选项都不对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 ( )。 A.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 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C. 处理好中国和外国的关系D.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 A. 17B. 18C. 20D.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宏观调控不同B. 资源配置不同C. 所有制基础不同D. 市场机制不同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 稳中求进B. 进中求稳
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扎实推进。 A. 集约式发展B. 粗放式发展C. 高质量发展D. 渐进式发展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A. 科技创新B. 绿色环保C. 人才强国D. 美丽中国
()和()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为主攻方向。 A. 先进重工业B. 先进轻工业C. 高度自动化农业D. 先进制造业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持续提升传统消费B. 积极发展服务消费C. 抑制新型消费D.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18.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涉及房地产内容方面,会议不仅重申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的“稳住楼市股市”提法,还指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列举措中属于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是()。 A.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B.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C.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D. 强化金融领域法治建设,聚焦金融领域的难点问题加快推进金融立法进程
()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A.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B. 为各类经济主体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法规;C.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D.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6. (2.0分)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忽视或淘汰传统产业。( )A 对B 错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 A. 我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B. 我国经济发展一帆风顺、形势大好;C. 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D. 我国经济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脱 困乏术。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哪些表现让我们拥有发展的信心?() A. 经济发展势头足;B. 经济发展亮点多;C. 经济发展贡献大;D. 高质量发展一帆风顺。
16.2024年以来,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特别是“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 A.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B. 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发展C.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欧盟想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在国际决策当中增加自身的独立性,这个关系的变动,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正面作用。 A. ,对B. ,错
2025年宏观政策的显著变化不仅在力度上,也在方向上。过去很多年,我们提到宏观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振投资、如何服务供给、如何建设项目,但2025年宏观政策着力点更侧重于民生、消费和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