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new chat icon top
  • icon-chaticon-chat-active搜题/提问
    new chat icon
    新建会话
  • icon-calculatoricon-calculator-active计算器
  • icon-subject-active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recent chat icon
历史记录
  • 医学医学
  • 政治学政治学
  • 管理管理
  • 计算机计算机
  • 教育教育
  • 数学数学
  • 艺术艺术

( )被称为“中国催化剂之父”?A. 陈俊武B. 田明C. 闵恩泽

自燃固体类别1是指在温度20℃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条件下,与空气接触不到2分钟便燃烧的固体( )

复用透析器的清洁,采用的化学试剂不包含( )A、 过氧乙酸B、 过氧化氢C、 氯己定D、 次氯酸钠

平衡点-|||-① ②-|||-L-|||-T-|||-③过氧化氢是一种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它会对机体造成损害。为了避免这种损害,过氧化氢必须被快速地转化为其他无害或毒性较小的物质。而过氧化氢酶就是常常被细胞用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工具。(1)细胞代谢是指 ____ ,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2)H2O2溶液的盖子已被打开,要测定其是否失效变质,可以加入的物质是 ____ 。①生鸡肝 ②FeCl3 ③熟鸡肝 ④炸薯条(3)图1表示未加新鲜猪肝、加入Fe3+、加入新鲜猪肝的H2O2溶液生物化学反应速率曲线,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是 ____ 。A.未加新鲜猪肝、加入Fe3+、加入新鲜猪肝B.加入新鲜猪肝、加入Fe3+、未加新鲜猪肝C.加入Fe3+、加入新鲜猪肝、未加新鲜猪肝D.加入新鲜猪肝、未加新鲜猪肝、加入Fe3+

, l4 t0 t2对碳硫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I.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CH3OCH3)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③CO(g)+H2O(g)═CO2+H2(g)△H=-41.3kJ.mol-1写出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CH3OCH3) 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 . Ⅱ.工业制硫酸的过程中利用反应2SO2(g)+O2(g), l4 t0 t2SO3(g)△H=-196.6kJ•mol-1,将SO2转化为SO3,尾气SO3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______ . (2)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若反应速率v正(O2)=2v逆(SO3),则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 SO2和1mol O2,n(SO3)/n(SO2)增大 C.平衡后移动活塞压缩气体,达到平衡时SO2、O2的百分含量减小,SO3的百分含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3)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分别通入到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得到如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SO2 O2 SO2 O2 1 T1 4 2 X 0.8 6 2 T2 4 2 0.4 Y t 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v(S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______ ;T1______ T2(选填“>”“<”或“=”),理由是 ______ (4)某SO2(g)和O2(g)反应体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______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2的转化率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______ .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3●向平衡体系2SO2(g)+O2(g)=2SO3(g)中加入惰性气体,若体系体积保持不变,则平衡(15.16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已知A+B→M+N;△H1θ=35KJ·mol-1;2M+2N→2D △H2θ=-80 KJ·mol-1 ;则A+B→D的△H3θ是( B )A.–10 KJ·mol-1 B.–5 KJ·mol-1 C. –45 KJ·mol-1 D. 25 KJ·mol-1(09.12)●在1升水中溶10g的NaCl,此过程( C ) (或其他固体物质)A. △G>0.△S>0 B.△G<0,△S<0 C. △G<0,△S>0 D.△G>0,△S<0 (10.12)●一个气相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5.)A. B. √C. D.反应物分压和等于产物分压和●如果体系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17)A.,,, B. √C. D. ●某温度下乙酰苯胺在水中的溶度为5/100,将35克苯胺溶于1升水中,此过程A.>0,<0 B.<0,<0 √C.<0,>0 D.>0,>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16)。A.H B.Q C.△H D.△U●室温下,稳定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 C )A. 0 B. 1 C. >0 D. <0●298时,下列各标准摩尔生成焓中,何者为零A. √B. C. D. ●下列物质的为零的是(A)A.√ B. C. D.(08)●一元弱酸、弱碱生成的盐,其水常数表达式为(A)(12)A. B. C. D. ●将氨水浓度(>500)稀释为原来的1/4,溶液中浓度变为原来的√A.1/2 B. /2 C. 1/4 D. 3/43●下列物质中,既溶于过量氨水,又溶于过量NaOH溶液的是(1.br>0.11.12)A. B. √C. D. 3.既能用浓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物质是(1..13.15)A. √B. C. D. ●的,则其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为(15.)A.1.3 B.2.1 C.2.6 D.4.2●的=5.210.9,则其在0.01溶液中溶度为几。(17)A. 1.810-4 B. 7.210-4 √C. 3.610-4 D. 5.210-5●已知的溶度积为=4.87×10.17,当= 0.1时,沉淀所需的最低pH为 ( )(17) 。A.6.20 B.5.80 C.7.44 √D.6.342●在()饱和溶液中加入,使浓度为,则该溶液的值为(15)A.5.26 B.8.75 C.9.63 D.4.37●25℃时,的溶度为1.52×10-3,它的为 (16 )。A.2.80×1.-8 √B.1.4.10-8 C.2.31×10-6 D.4.71×10-6 ●下列试剂中能使溶度减小的是 (16)。3●浓度为0.01.一元弱碱(=1.0×10-8.,其值= 9 ,此碱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pH值= 8.85.。(15.17)●浓度为0.1.一元弱酸(=1.0×10-7),其值= 4 。● 0.1.HA溶液的pH值为 3 。(KHAθ=1.0×10-5)3●强酸弱碱盐水以后呈 酸 性;加 酸 能抑制水。(1..15.17)3.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质的电离度 降低 .使难溶电质的溶度 降低 。(1..13.16)●在溶液中加入,的离度 降低 ,这种现象称为 同离子效应 。(12)2●将1.br>0.0.1的水溶液与500.1的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为 缓冲 溶液,其溶液的为 9.26 (已知=1.8×10-5).(13.16)●在溶液中加入(s)时,其溶度 减小 ,加入时其溶度 增大 。●在溶液中加入,的离度 降低 ,这种现象称为 同离子效应 。2●溶度积规则是 J<KSP 溶 , J=KSP 饱和溶液 , J〉KSP 生成沉淀 。(15.)●根据下列难溶电质的溶度积常数KSPθ及有关条件,写出他们溶度的计算式:⑴ BaSO4在0.1 mol·L-1Na2SO4溶液中,S(BaSO4)= 10KSP ;⑵ CaF2在纯水中的溶度S(CaF2)= [(KSP /4)]1/3 。●某溶液含有0.01.0.01和0.01,把0.01溶液逐滴加入时,最先产生的沉淀是 。[=1.8×10-10、=5.0×10-13、=2.0×10-12](13)● 比较CuCl和NaCl的溶度,并说明为什么?CuCl的溶度小于NaCl的溶度,其原因为 Cu+极化作用强。3●洗涤沉淀时,下列试剂:氯化钠溶液、水、稀硫酸,选择哪种最合适,为什么?(15.16.17)答:选择稀硫酸做洗涤剂;利用同离子效应,减小沉淀溶损失。(由于同离子效应,BaSO4沉淀在稀硫酸中的溶度比在水中的溶度小(2分),因此使用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时可减少沉淀的溶损失(2分))2.某浓度为0.10的一元弱酸()溶液,其=2.87,求这一弱酸的离常数及该条件下的电离度。(12): =2.87, =1.-2.87=1.34×10-3===1.8×10-5电离度=×1.0%=1.34%3●(1)计算0.2溶液的值是多少?(2)等体积的0.2溶液和0.1的混合后,溶液的值是多少?(15.16.17)(3.若配制1.0升pH = 3.74的缓冲溶液,问和两种溶液的浓度比应为多少?:(1.500 ===1.89×10-3=2.72(2)混合后为0.05和0.05缓冲溶液= +=4.74(3.=4.74+ =3.74 =0.1 = ●⑴ 计算下列溶液的值,[=1.8×10-5. =5.6×10-12]① 50.0.1和5000.2溶液混合;② 50.0.1和5000.1溶液混合。⑵ 若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各加入0.01的(s),是否会产生沉淀?●某溶液中含有Cl.和CrO42-,他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如果向溶液中慢慢滴加Ag+(1) 通过计算说明上述哪种离子先沉淀?(2) 当第二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第一种离子的浓度为多少?(已知:KSPθ(AgCl)=1.0×10-10, KSPθ(Ag2CrO4)=1.0×10-12):① 当Cl.开始沉淀时,C(Ag+)= KSPθ(AgCl)/C(Cl-)=1.0×10-9 mol.L-1当CrO42-开始沉淀时,C(Ag+)= (KSPθ(Ag2CrO4)/0.1)1/2=3.32×10-6 mol.L-1∴ Cl-先沉淀.② C(Cl.)= KSPθ(AgCl)/3.32×10-6=3.01×10-5 mol.L-1●的溶度积=8.0.在0.2.0升浓度为0.100溶液中能溶多少克(=62.31)?(15.): =0.100× ==4.47×10-4= =4.47×10.4 ×0.2.0×62.31=0.0070g● 在0.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1 mol·L-1的NH3·H2O溶液,问能否产生Fe(OH)3沉淀?(已知:KNH3·H2Oθ=1.7×10-5, KSPθ(Fe(OH)3)=4×10-38): C(Fe3+)=0.05mol·L-1 ,C(NH3·H2O)=0.005mol·L-1C(OH-)=(CKb)1.2.(0.005×1.7×10-5)1/2=2.9×10-4mol·L-1Qc=0.05×(2.9×1.-4)3=1.22×10-12Qc> KSPθ(Fe(OH)3) ∴ 有Fe(OH)3沉淀生成。●溶液中Fe3+和Mg2.的浓度均为0.01 mol·L-1,欲通过生成氢氧化物使二者分离,(1)哪种离子先被沉淀? (2) 若用沉淀分离法分离这两种离子,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Fe(OH)3]=2.79×10-39,[Mg(OH)2]=5.61×10-12)(16):(1)开始生成沉淀时所需浓度:)›==6.53 开始生成沉淀时所需浓度:› ==) ‹ 故,先沉淀(2)要使完全沉淀, 10-5=6.5310-12 则要分离和,6.53 所以值的范围是 2.81 9.37●溶液中含有0.10的和0.10 ,滴加时(忽略体积的变化),哪种离子先沉淀?能否通过采用沉淀剂分离两种离子?(17):(1.开始沉淀时,需要 0.12×1.2×10-51.2×10-3 () (2分)开始沉淀时,0.1.× 1.08×10-10 1.08×10-9 () (1分)由于,所以先沉淀。 (1分)(2)当开始沉淀前一瞬间, =1.2×10-3,此时溶液中== 9.0×1.-8 1.0×10-5 (1分)当开始沉淀时,已沉淀完全,所以通过沉淀法可完全分离两种离子。 (1分)●通过计算说明0.010molAgCl能否完全溶于1升0.5 mol·L-1的氨水中?已知:KSPθ(AgCl)=, K稳θ(Ag(NH3)2)+=1.7×107:法一:设0.010molAgCl完全溶需1升氨水Xmol·L-1K= KSPθ(AgCl)·K稳θ(Ag(NH3)2.)=1.6×10-10×1.7×107=2.72×10-3AgCl + 2NH3 = Ag(NH3)2+ + Cl-X-2×0.010 0.010 0.0100.010×0.010/ (X-0.02.)2=2.72×10-3 X=0.21 mol·L-1<0.5 mol·L-1故可全溶法二: 设1升0.5 mol·L-1的氨水中可溶AgCl ymolAgCl + 2NH3 = Ag(NH3)2+ + Cl-0.5-2y y yy·y/(0.5-2.)2=K=2.72×10-3y=0.024mol>0.010mol 故可全溶.● 已知:KSPθ(AgI)=1.0.10-16, K稳θ(Ag(CN)2-)=1.0×1021,若1.0升KCN溶液刚好完全溶0.1mol的AgI固体,试计算原KCN溶液的浓度。:设KCN溶液原始浓度为XAgI + 2CN- Ag(CN-)2- + I-

[单选]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梯度洗脱装置的作用是()。A . 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沸点,来提高分离度B . 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折射率,来提高分离度C . 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温度,来提高分离度D . 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极性,来提高分离度E . 通过改变流动相的表面张力,来提高分离度

()是通过使用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的过程中,从而抑制燃烧反应的进行。A. 冷却法B. 隔离法C. 窒息法D. 化学抑制法

在氩气中加入氧气可以稳定和控制电弧阴极斑点的位置。A. 对B. 错

1.淀粉的特征反应:将碘酒分别滴到一片土豆和面包上,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 __ 结论: __ 。-|||-2.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1)蔗糖的水解方程式为 __ o-|||-(2)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新制-|||-稀硫酸 NaOH u(OH)2-|||-溶液 悬浊液-|||-0 5min后 0-|||-__-|||-淀粉 热火-|||-溶液-|||-现象: __ ;-|||-解释: __ ;-|||-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为 __ 。-|||-(3)在人体内缓慢氧化,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__-|||-(4)葡萄糖酿酒的反应为 __

  • 210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217
  • 218
  • 219
  • 220

热门问题

  • 标定EDTA实验中,可在台秤上称取基准物质CaCO3的质量。A.A 正确B.B 错误

  • 卤代烃与金属镁反应生成的试剂称为() A. Grignard试剂B. Wittig试剂C. Schiff试剂D. Fehling试剂

  •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旋光性的是:COOH-|||-A H a-|||-COOH-|||-B (H)_(2)=C=CHC(H)_(3)-|||-C2H5-|||-H OH-|||-C C2H5 H-|||-OH-|||-H H-|||-D H3C square CH3

  • 下列化合物与 HBr 加成速度最快的是A.HO=HOB.HO=HOC.HO=HOD.HO=HO

  • 在吸光光度法中,除少数情况下选用蒸馏水做参比容液外,一般选择试剂空白做参比溶液 A. 正确B. 错误

  • 【判断题】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 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A. 醋酸 B. 乙醇 C. 乙酸乙酯 D. 葡萄糖

  • 下列化合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的有:()A. 甲酸B. 乙酸C. 草酸D. 丙二酸E. 丁二酸

  • PHB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HOOO (HO)HO^-HO`HO-CH-C 子 日 下面有关PHB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B是一种聚酯 B.PHB的单体是HOOO (HO)HO^-HO`HO-CH-C 子 日 C.PHB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2和H2O D.PHB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 混合碱的测定实验中,滴定管中HCl的初始刻度在1.00~10.00 mL之间均可A.A 正确B.B 错误

  • 20.(2 分)准实验设计[1]包括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和单组后测设计。()正确错误

  • 实验室中使用的pH试纸是根据混合指示剂原理而制成的 A. 正确B. 错误

  • 苯胺是重要的胺类物质,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肝、肾及皮肤损害。下列描述不正确 A. 能与盐酸化合生成盐酸盐B. 能与硫酸化合成硫酸盐仲胺C. 能发生卤化、乙酰化、重氮化等反应D. 属于仲胺

  • 106.下列化合物中,既不能发生碘仿反应,又不能还原斐林试剂的是 ()-|||-A.CH3CHO B.CH3CH2C HO-|||-C.CH3 COCH3 D. -CHO

  • [判断题](1分)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滴定时终点没有出现。A.对B.

  • 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能与苯肼作用,有碘仿反应。A经催化氢化后生成分子式为C6H14O的化合物B。B与浓硫酸共热的产物经臭氧氧化及在锌粉存在下水解生成C和D。C和D均与苯肼作用,其中C有碘仿反应但无银镜反应;D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结构简式应为CH3CH2CH(CH3)COCH3B.的结构简式应为CH3CH2CH(CH3)CH(OH)CH3C.的结构简式不可能为CH3CH2COCH3D.的结构简式不可能为CH3CH2CHO

  • (1分)在测定条件的选择中,GC法应考虑的是( )A. 流动相的选择B. 测光方式的选择C. 指示剂的选择D. 显色剂的用量E. 柱温的选择

  • 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显示系统组成。

  • 定量分析中不是精密量器的为() A. 容量瓶和滴定管B. 滴定管和移液管C. 容量瓶和移液管D. 量筒与刻度烧杯

  • 沈阳化工研究院以邻硝基对甲苯胺重氮化后,与2-萘酚反应,合成甲苯胺红,甲苯胺红为色光牢度较好的有机颜料,被用来粉刷天安门,这在我国化学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甲苯胺红化合物属于()NO____(2)NO____(2)N____(2)ClpH8-10N____(2) A. 偶氮化合物B. 粤氮盐C. 芳香胺D. 脂肪胺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大观公园路10号3N2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