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当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接触的噪声值超过80dB(A)时,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耳塞。()A.正确B.错误
生产、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色区域警示线。A. 红B. 黄C. 绿
4,液化石油气罐车在运输途中发生大量泄漏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什么□ A. 切断一切电源□B. 组织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C. 组织人员向下风方向疏散□D. 戴好防护面具与手套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水体中某些有机污染物分解时消耗某种物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导致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出现恶臭。这里的“某种物质”是指()。A . 营养素B . 还原性物质C . 氧化性物质D . 溶解氧E . 二氧化碳
下列土壤与水环境的表述有误的是 A. 土壤污染物会影响地表水环境B.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过风力因素影响地表水系C. 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水体中光化学过程是推动降解的重要原因
内喷雾灭尘效果差,外喷雾效果好。()A. 正确B. 错误
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 A. 1年B. 半年C. 2年D. 5年
矿井通风可以有效地稀释和排除井下有害气体和矿尘。( )A. 正确B. 错误
液化石油气罐车在运输途中发生大量泄漏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什么() A. 戴好防护面具与手套□B. 组织人员向下风方向疏散□C. 组织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D. 切断一切电源□
热门问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转变(),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A. 生产方式B. 生活方式C. 消费方式D. 发展方式
54. (1.6分)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A 对B 错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一厅四县”D. “三区四县”
18.(判断题)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A 对B 错
遇水燃烧物如锂发生火灾、应用沙土灭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A. 正确B. 错误
5.[判断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坚持系统化构建,注重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不仅关注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注各制度之间的协调与配合。A 对B 错
14.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三区四县”C. “一厅三片”D. “一厅四县”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的方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A.节约优先B. 发展为主C. 保护优先D. 自然恢复为主
14.[判断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A 对B 错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传统能源。 A. 正确B. 错误
遇水燃烧物如锂发生火灾。应用沙土灭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A. 正确B. 错误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方位全过程推行()。 A.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B. 绿色投资、绿色建设C. 绿色生产、绿色流通D. 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4亿吨B. 5亿吨C. 6亿吨D. 3亿吨
判断题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 ) 错( )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三区四县”D. “一厅四县”
关于空气净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空气净化技术有不同的气流方式B. 不同气流方式,其换气次数相同C. 过滤空气,以控制尘埃含量D. 空气在进入手术室之前要经过初、高效2级过滤器E. 净化空气的气流方式分为乱流式气流、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5亿吨B. 4亿吨C. 6亿吨D. 3亿吨
国家标准规定室内空气汞的最大允许浓度为() A. 0.01 mg/m 3B. 0.02 mg/m 3C. 0.05 mg/m 3D. 0.08 mg/m 3E. 0.10 mg/m 3
判断题(共10题,10.0分)-|||-题型说明: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33.(1.0分)人类不必考虑自然的承载去发展经-|||-济。-|||-A 对-|||-B错
据新华社2024年11月23日报道,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____,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____。 A. 达到20%首位B. 超过25%首位C. 达到20%第二位D. 超过25%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