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通常可分为总粉尘和( )。 A. 呼吸性粉尘B. 生产性灰尘C. 粉末D. 混合性粉尘
矿井火灾标志气体中最常用的是()A. 一氧化碳B. 乙炔C. 乙烯
据新华社2023年9月7日报道,《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____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这意味着中国正式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A.深圳B.广州
SY/T 6277-2017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中,硫化氢危险临界浓度为:A. 20ppmB. 100ppmC. 300ppm
游泳池水循环过滤净化设备()应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水应排入下水道A. 每日B. 每周C. 每月D. 每年
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时可使用的灭火剂包括干粉、干黄土、干石粉和泡沫灭火。A. 正确B. 错误
下列哪项是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A. 尽可能增加辐射剂量B. 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C. 无视辐射剂量D. 只考虑经济因素
一、判断题(共1题)1【判断题】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由生物环境和无机环境组成。A 对B 错
柴油机排出的固态微粒其主要成分为()。A. 碳氢化合物B. 碳烟C. 硫化物D. 金属元素的灰分
[判断题] 煤层底板水水害一般不会造成淹井事故。?A . 正确B . 错误
热门问题
遇水燃烧物如锂发生火灾、应用沙土灭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A. 正确B. 错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转变(),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A. 生产方式B. 生活方式C. 消费方式D. 发展方式
14.[判断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A 对B 错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5亿吨B. 4亿吨C. 6亿吨D. 3亿吨
国家标准规定室内空气汞的最大允许浓度为() A. 0.01 mg/m 3B. 0.02 mg/m 3C. 0.05 mg/m 3D. 0.08 mg/m 3E. 0.10 mg/m 3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方位全过程推行()。 A.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B. 绿色投资、绿色建设C. 绿色生产、绿色流通D. 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判断题(共10题,10.0分)-|||-题型说明: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33.(1.0分)人类不必考虑自然的承载去发展经-|||-济。-|||-A 对-|||-B错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一厅四县”D. “三区四县”
5.[判断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坚持系统化构建,注重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不仅关注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注各制度之间的协调与配合。A 对B 错
18.(判断题)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A 对B 错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三区四县”D. “一厅四县”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的方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A.节约优先B. 发展为主C. 保护优先D. 自然恢复为主
遇水燃烧物如锂发生火灾。应用沙土灭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A. 正确B. 错误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4亿吨B. 5亿吨C. 6亿吨D. 3亿吨
14.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三区四县”C. “一厅三片”D. “一厅四县”
关于空气净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空气净化技术有不同的气流方式B. 不同气流方式,其换气次数相同C. 过滤空气,以控制尘埃含量D. 空气在进入手术室之前要经过初、高效2级过滤器E. 净化空气的气流方式分为乱流式气流、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传统能源。 A. 正确B. 错误
54. (1.6分)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A 对B 错
据新华社2024年11月23日报道,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____,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____。 A. 达到20%首位B. 超过25%首位C. 达到20%第二位D. 超过25%第二位
判断题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 ) 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