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趋向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出生率下降B. 死亡率下降C. 生活水平提高D. 卫生条件改善E. 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1)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灵活、最高效的分别是 A. 水路 铁路 B. 公路 航空 C. 航空 管道 D. 铁路 公路 (2)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社会经济
煤炭自燃的条件( )A. 具有自燃倾向的煤炭呈破碎堆积状态B.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发展C. 积聚氧化反应的热量,时煤的温度升高D. 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单选] 一般来说,煤层埋藏越深煤层瓦斯含量()。A . 越大B . 越小C . 与煤层埋藏深度无关
下列适用于高斯投影的海图是() A. 小比例尺海图B. 大比例尺海图C. 大圆海图D. 墨卡托海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由空间段,地面段和应用段三部分组成。() A. 错B. 对
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A.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B. 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D. 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ECDIS航线设计中,大洋航线的处理,最贴合航行实践的做法是()A. 全程每段航线分段均切换为GCB. 部分航线分段采用RL,跨洋航线中,若干部分切换为GCC. 部分航线分段采用RL,大圆航线段先切换为GC,等分经度插入转向点后将每一分段再次调为RLD. 全程每段航线分段均切换为RL,若分段较长,将此分段切换为GC
在山地背风坡中的下降气流中飞行时,除造成飞机掉高度外,还可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是: A. 地速减小B. 气压式高度表读数高于实际高度C. 空速表误差增大
41,下列属于矿井透水征兆的有()。 A. ,顶板来压,片帮B. ,空气变冷C. ,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D. ,煤层变湿,挂红,挂汗
热门问题
地下水的缺点是()。 A. 分布不广泛B. 水质差C. 水量小D. 矿化度低
2020年7月31日上午,______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A. 北斗一号B. 北斗二号C. 北斗三号D. 北斗四号
5我国耕地红线标准为多少? A. 18亿亩B. 19亿亩C. 20亿亩D. 21亿亩
台湾地区就是指台湾本岛( )
判断题(1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地区是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
麦当劳中国一年卖出的鸡肉产品可以绕地球约几圈?A. 1B. 1.5C. 0.5D. 2
以下哪个油田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且累计生产原油已突破1亿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A. 渤海油田B. 璽中36-1油田C. 春晓油田D. 荔湾3-1气田
53.(1.0分)()是指生育率下降,婴儿出生减少,无法保持现有人口数量的现象。
10,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少的国家之一。判断) A. 对)B. 错
我国首个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 A.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B. 武夷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C. 五指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D.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贵州的气候特点对发展大数据中心有何优势? A. 冬暖夏凉B. 四季分明C. 高温多湿D. 寒冷干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是()。 A. 京津冀及周边B. 长三角C. 云贵高原D. 汾渭平原
1分23,动态变化的时空数据不包括以下哪项? A. 交通流量数据B. 视频数据C. 空气质量数据D. 历史建筑保护数据
8.国土空间规划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内容包括 () 。-|||-A.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B.水资源保护与利用-|||-C.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D.以上都是
山地与丘陵的区别在于相对高度的大小,一般相对高差大于()m者为山地。... A. 400B. 500C. 600D. 700
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A. 面积的有限性 B. 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C. 整体性及多用途性
人口问题涉及()等几个方面,既有人口自身的系统性协调性问题,也有一个人口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A. 素质B. 结构C. 分部D. 数量
35,()听题2.0分)贵州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小,占贵州总面积的38.6%。 A. 正确B. 错误
贵州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有利于大数据中心的发展?、) A. 冬暖夏凉的气候B. 地质条件稳定C. 丰富的煤炭资源D. 低廉的电价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 A. 影响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B. 土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分析C.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D.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