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的摘要一般应说明的内容是()。 A. 研究工作目的B. 结果C. 实验方法D. 结论
在教学、实习过程与日常生活中,学生因不遵守纪律或不按要求活动而发生意外事故,学校不承担责任。A、正确B、错误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未办理毕业证,且在规定的最长修业年限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进行课程重修:()。 A. 实践性教学课程(含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作业等)成绩不合格B. 学期考试不及格的课程C. 经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D. 对已合格课程成绩不满意,个人提出申请的
三、廉洁教育篇(共10题) 2、[4分]廉洁教育从( )教育开始。 A.诚信 B.勤俭 C.自律 D.信仰
()是培养常规的最佳时期。 A. 婴儿期B. 青年期C. 幼儿期D. 少儿期
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称为( )。A.教学环境最优化B.教学内容最优化C.教学过程最优化D.教学方法最优化
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A. 学生的个性发展B. 学生的品行发展C. 学生的知识习得D. 学生的身心健康
生活中有的父母怕孩子累着、脏着,托故不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活动。这违反了家庭教育中的原则是()A. 主体性人格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一致养成性原则D. 关爱原则
“家庭教育不应该像学校教育那样,今天教什么,明天教什么,甚至某个时辰教什么,事事按部就班、不可更改。”这表达了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采取()A. 说理教育B. 随机诱导C. 书信教育D. 情感教育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题小题,总分值40分)1.主要发展学生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这是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 (4分)正确 错误
热门问题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指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工作中,要做到()。 A. 强化战略引领、支撑发展B. 坚持自主自信、胸怀天下C. 突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D. 深化改革创新、协同融合
32.判断题(2分)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A 正确B 错误
2分 1. 教育管理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实现现代化? A. 通过保留传统管理模式B. 依赖人工管理C. 应用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工具D. 限制智能化管理的使用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不包括()。 A. 教学内容的数字化B. 教育资源的共享C. 教学方式的传统化D. 评估方法的多样化
以下哪项是在线教育的优势? A. 限制学习资源的共享B.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C. 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D. 限制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可能
1分2.8数字化转型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提高教学质量B. 提供更多样化、灵活的在线学习服务C. 增加教育资源D. 改善学校管理
160.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化学习和自动化评估方面.A 正确B 错误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 A. 继续保持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身份B. 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C. 降低对技术工具的使用D. 避免任何技术的应用
18、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A. 考试招生制度B. 职业教育C. 高等教育D. 教育体制
人民群众对()与()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A. 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的向往B. 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C. 更加公平可及的教育的向往D. 教育发展不协调不一致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以下哪项是个性化学习的关键技术? A. 标准化教学平台B. 自适应学习系统...C. 限制学生数据分析D. 维持传统教学结构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
数字素养培养的计算和科学教育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A. 劳动教育B. 科学教育C. 思维教育D. 体育教育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坚持(),坚持(),坚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A. 改革开放B. 党的领导C. 正确办学方向D. 立德树人
52.判断题学校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A 对B 错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数据驱动的教学有哪些优势? A. 提供有限的学习反馈B. 提供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路径C. 强调统一的教学进度D. 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等院校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A.A 世界观B.B 价值观C.C 人生观D.D 民族观和宗教观
_____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尺度。( )A. 科技突破B. 人民满意C. 实现共同富裕D. 发展生产力
判断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引导客人坐电梯时,按照社交礼仪,应让客人先进电梯。A. 对B. 错